她,是长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乌蒙山东麓的贵州高原,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向东、千里奔腾,流绘出令人惊叹的乌江画廊,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生态天堂。
她,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贵州境内长达884公里,流域承载了贵州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用一江碧水滋养着黔贵大地上的世世代代苍生百姓。
她,名叫“乌江”。碧水流淌,英雄大气,曾因生态脆弱、环保问题突出而拉响警报,乌江一度成了“污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水生态治理修复和保护,乌江、赤水河、都柳江……迎来蝶变升华、焕发勃勃生机。
“五级”河长层层发力,政企同心精准治理,全民监督共管共护……贵州省遵循着总书记的孜孜教诲,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与魄力,走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之路,真抓实干,铁腕治污,初步实现了河湖长制“有名”“有责”“有为”“有效”,全省河湖水质持续向好、面貌明显改善。
青荇摇曳,鱼翔浅底,水清岸绿,白鹭蹁跹……行吟乌江细品山水,一场美丽的山水蝶变正在悄然上演。
河长负责从“有名有责”到“有为有效”
晴空白云悠,乌江碧水柔。初秋时节,走进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青山环绕炊烟袅袅的美丽村居图景。不远处的乌江库区流长水域,广袤的水面清澈透亮,不时有一艘艘运输船驶过,在水面留下一道道涟漪。
“过去这江面,密密麻麻全是网箱,吃剩的饲料、死鱼堆在江面上,黑压压一片,臭气熏天。”南山煤矿的退休职工李显位今年已有81岁,作为资深钓友,他隔三差五就会约朋友一起来乌江边钓鱼,也见证了乌江“从清变污”到“从污变清”的过程。
“靠水吃水,水尾村300余户村民世世代代都以渔为生。”息烽县流长镇党办主任龙启泽回忆起十年前的场景,仍印象深刻。“网箱养殖发展到最盛期时,眼前这整片乌江水面9万平方米架设了几千口网箱,俨然一个水上村寨,光是每天运送的鱼饲料要拖满3辆卡车。”
然而,网箱养鱼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过量的饲料及死鱼腐坏,污水直排,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乌江多个监测区域水质恶化到劣Ⅴ类。生态环境恶劣,也意味着鱼的质量下降,市场销路越来越差。
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息烽县城里。
对于自小生活在息烽河支流永靖河边的62岁居民孙守芬来说,印象里儿时的这条门前家乡河,清亮甘甜,周边是耕地,河水就是家家户户的饮用水源。“城市化进程加剧后,河道两岸陆续开发,商业区、居民区污水直排,很快永靖河就变成了黑臭水体,谁都不愿意靠近。”
乌江的痛处折射出“长江病了,还病得不轻”的现状。
铁腕治污,刻不容缓!
“河长办成立后,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实现了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打破了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掣肘状态,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从而实现河湖水系全方位不间断的守护。”息烽县河长制服务站站长郭婷婷介绍。
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保护好母亲河”,在息烽,从县里到乡里再到村里,每个参与者都深知这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杨潇,是息烽县113名基层河长中的一员,作为水尾村村支书,又是村级河长。“过去管得了全村却管不好河,现在每月固定巡查及日常垃圾清理。我们按照‘清四乱’要求,联合警务助理协同巡河,确保辖区内没有污染隐患和违法行为。”
在息烽县城,改变也在同时发生。
在息烽县污水处理厂,副厂长何超正在仔细察看水样沉淀物含量。如今,县城3万人各类污水每天通过污水管网应收尽收,输送到这座日处理量14000立方米的专业机构,经过一体化氧化沟等技术处理后,水质达到一级A类标准,汇入息烽河。
“2019年,全县实现了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息烽县水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县河长办专职副主任魏明俊介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全县迅速落实,建章立制,落实水资源管理、污水处理、水土保持、依法治渔、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任务”,解决好“全面整治”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息烽县域内乌江江面及岸上周边环境逐渐变好,水质再度回归到Ⅱ类以上。
温泉疗养院、狮子脑农业生态园、阿曼达贝拉山露营地……如今,随着环境改善,在息烽,越来越多的绿色旅游资源被激活,成为网红风景打卡点。乌江儿女住上“生态园”、手捧“金饭碗”、鼓着“钱袋子”。
息烽县的逆袭,是贵州省大力推行河湖长制的一个缩影。
率先在全国实行全域“零网箱”,累计拆除网箱3.3万余亩;
连续4次发布“总河湖长令”,开展河湖问题排查整治3300余个;
连续6年在6月18日“贵州生态日”开展“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活动;
完成170处涉水一般固体废物点位整改清零;
开展“百千万”清河行动,查处水事违法行为310件;
……
6年间,贵州省全省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措施体系全面建立,在全国率先构建独具特色的从省到村五级河长体系,首创从省到乡四级“双总河长”,独创省级领导子人人当河长,34家省直部门作为省级责任单位对应协助省级河湖长开展工作,市、县、乡参照省里做法,层层担责,协同发力。
“目前,全省4697条河流(湖)共设置河湖长22755名,凡是老百姓叫得出名字有常流水的河流都有河长负责。”贵州省水利厅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邓卿介绍,目前,全省河湖长制基本实现了“有名”“有责”“有为”“有效”的发展格局,全省河湖水质持续向好、面貌明显改善。
国企发力致污典型变身治“乌”典范
初秋时节,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水域,位于乌江渡下游右岸不远处的34号泉眼旁,一座大型污水处理设施临江布设,昼夜不歇。
在这里,涌出的含磷水经中和池、沉淀池、过滤池等环节处理达标后,湛蓝清澈,通过巨大的出水管道汇入滚滚乌江。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宁静。此前十年间,掩映在斜阳余晖下的34号泉眼,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时间退回到1970年4月,乌江渡水电站在乌江镇开始兴建。在离工地不远的乌江边上,一处岩溶泉已悄然登上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被标注为“乌江34号泉眼”。
清亮的泉水从地下暗河涌出,在这里汇入乌江,奔涌向前,生生不息。直到2009年3月,乌江变了,一切都变了。
“江水突然变得发白,用手一摸滑腻腻的,闻着有股酸味,鱼虾没了,周围的石头也染了色,人们都不敢靠近。”贵阳市息烽县河长办副主任魏明俊,曾担任小寨坝水利站站长,回忆起“牛奶河”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当地迅速组织专家赶赴现场查找原因。勘测发现,34号泉眼总磷浓度和氟化物浓度分别超标1499倍和119倍,泉眼以下的乌江遵义境内断面全部为劣Ⅴ类水质。至此,34号泉水成为“贵州防污治污第一号”工程。
“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完成34号泉眼治理这一任务!”军令状立定,一场政企合力、各界协力的治污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相继赴乌江34号泉眼现场调研,要求企业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打好乌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确保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消息一出,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现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磷化肥公司)主动认领问题,坚决担起责任,迅速开展整治行动,展现出了省级龙头企业的担当。
起初,由于喀斯特地貌暗河众多,无法查找准确的库渗漏点,贵阳化肥公司研究决定先进行截污处理,建设乌江34号泉污水回抽工程,将高浓度含磷水打回厂区回用。随着污水涌出量逐年增大,公司就地建设3000立方米每小时污水处理设施,次年增设2000立方米每小时污水处理设施,至此,乌江34号泉眼下游乌江干流实现达标。
此间,经省内学界、业界多方专家会诊,判定为距离34号泉眼11.4公里外的息烽县小寨坝镇排杉村的贵阳化肥公司交椅山磷石膏渣场为主要污染源。
贵州是全国重要的磷及磷化工生产基地,尤其乌江沿岸有多家大型磷化工企业,由于早期建设的渣场无相应的防渗技术要求,只做了简单的防渗处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磷石膏堆存量不断增加。加之贵州属喀斯特地貌,溶洞较多,磷石膏产生的高浓度含磷污水容易进入地下河,由此渗入乌江。“乌江流域的主要污染问题是总磷浓度超标,重点在于治理磷化工污染,关键在于消纳磷石膏。”邓卿说。
治理思路由末端转向源头。贵阳化肥公司将治理重心转至交椅山渣场,对磷石膏堆积体实施全面覆膜治理,避免磷石膏废渣渗入地下河,工程建设及运行费用累计逾15亿元。
2019年6月,贵州省内的开磷、瓮福两大磷化工企业重组为贵州磷化集团。优化资源配置,着力破解磷石膏废渣难题成为重组后的当务之急。
“通过将磷石膏改性后用于矿井充填置换矿柱,磷矿资源的回采率由50%左右提升至90%以上,有效解决了采矿区地表塌陷问题。”贵阳开磷化肥公司磷石膏运行部部长陈长春说。
“如今,交椅山磷石膏利用处置率已经达到了超100%,可以说已经成功实现了变废为宝。”陈长春表示,政策倒逼之下,思路创新不可或缺,一方面,公司将磷石膏作为骨料重新回填到磷矿山采空区;另一方面,依托研发优势提高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发出水泥缓凝剂等绿色建材。
“全省河湖长制度体系完善后,提出强力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以实现‘产消平衡’。”邓卿表示,磷化集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标本兼治,是全省治污的典范,也是全省治“乌”的关键。
随着资源化利用的持续深入,贵州省磷石膏利用处置率已由2017年的43%提升至2020年的超过100%,首次实现磷石膏年度产销平衡。
数据显示,2018年,34号泉眼下游河段总体水质改善为Ⅲ类。2020年,乌江干流首要污染物总磷年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93%,氨氮年均浓度下降75%。
如今,站在交椅山磷石膏库基地的山头,70多万平方米的覆膜治理区,跃入眼帘,场面十分壮观。不远处,一辆辆卡车正有序将弃渣运至下一个生产利用环节。与此同时,34号泉污水治理工程在线监控信息公示牌上,0.500毫克每升的总磷年平均监测数值,正宣告着这样一场治污攻坚战役的胜利。
全民共治平凡你我成为河湖卫士
“这是一个特别的9月,疫情之下,静默管理的贵阳生活突然慢了下来,却无法让窗外的河流停止流动。”“第43期‘贵州河流日1+2行动’继续用‘云上巡河’共赴黔山秀水守护之路。”
……
9月14日,一则“云上巡河”的活动预告,经“山水贵州”公众号发布推送后,便在贵阳各界爱河人士的朋友圈里刷屏,点赞者有之,参与者更胜。
“山水贵州”账号的运营者——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黔仁公益”),是一个致力于让更多普通民众成为守护者的公益组织,同时,也是省内唯一一家与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水利厅、贵州省河长办、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贵州省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贵州茅台集团等20余个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开展深入合作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
“政府合作、策划活动、培训队员、培养领队、培育机构。”黔仁公益的创始人之一王吉勇用20个字阐述了黔仁公益组织搭建公益平台的活动模式。其中,“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贵州河流日1+2”行动等是覆盖面最广且成效最直观。
前者通过指导动员各地招募志愿者担任设本级河长河流志愿者,组建本级“青清河”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已招募志愿者1.7万余人。
后者则能让公众能亲身参与河湖日常管护,监督河湖治理。
2019年3月,黔仁公益牵头联合14个贵州本土公益团队、大学生社团发起了“贵州河流日1+2行动”倡议,将每个月第三周星期六定为“贵州河流日”,号召公众在这一天拿出1小时巡护身边2公里河湖,以这种“1+2”的形式参与身边河湖保护。
截至目前,这项活动已累计4万人次参与,巡河里程12万公里,累计志愿服务时长7万余小时,捡拾垃圾1.6万公斤,涉及全省9个市州长江、珠江两大流域。
“用一次活动,播下一粒爱护河湖生态环境的种子。”王吉勇介绍,截至目前,黔仁公益已组织了50余场专题培训,资助了400多个各类环保小项目,让更多普通民众成了有能量的环境守护者。
社会力量不可小觑。近年来,贵州探索采取“两聘用两保障三结合”方式聘请了1万余名河湖民间义务监督员、近2万名河湖巡查保洁员,这支“护河队”正发挥作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对于家住乌江畔的民间河长王品来说,巡河已经融入他的日常生活。自幼喝着乌江水长大的他,至今记得她清澈、透亮的模样。
“水又清亮了,鱼虾又回来了。”如今,伴随着网箱拆除、渔民上岸政策的执行,短短几年时间,曾经那条又黑又臭的沟渠,再度恢复了儿时的模样。
“环境好了之后,大家也都会自觉爱护,岸边要捡的垃圾比之前少多了。”王品一边整理着垃圾集中回收点的垃圾,一边感慨说。
“护河队”不仅参与发现问题,还要跟踪整改落实。自2017年以来,这支队伍参与巡河累计超百万人次,发现并反馈河湖问题近5000个,累计打捞清理垃圾近10万吨,用全方位不间断的呵护,还河湖一个干净整洁的空间。
十年乌江蝶变,“黔”行牢记嘱托。贵州省水利厅厅长周登涛表示,“十四五”期间,贵州将继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重点将水污染、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作为“河湖长制升级版”的优先任务,全面提高河湖管理保护水平,确保河湖长清、岸绿景美,为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有力的水生态文明支撑,用绿水青山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 | 周瑾 王伟康 黄锋 编辑 | 许 蔓
校对 | 刘珊宇 编审 | 杨良强
来源|人民长江报
原文链接:https://www.qianren.org/%e4%ba%ba%e6%b0%91%e9%95%bf%e6%b1%9f%e6%8a%a5-%e5%8d%83%e9%87%8c%e4%b9%8c%e6%b1%9f%e8%af%9d%e8%9d%b6%e5%8f%98-%e6%b0%b4%e7%be%8e%e8%b4%b5%e5%b7%9e%e6%96%b0%e6%9c%aa%e6%9d%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