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贵阳乐水行第161期花溪河福寿螺清理与长江“十年禁渔”宣传活动在花溪河十里河滩段举行。“青清河”志愿者、民间河长、大学生志愿者等参与人员沿河清理福寿螺,并在贵阳贵安民间河长、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田辉副教授的带领下认识和了解“显微镜下的福寿螺”,“从里到外”认识身边的水生外来入侵物种,了解和宣传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知识,用专业志愿服务助力生物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活动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黔仁生态联合组织。

▲ 黔仁生态工作人员向参与者介绍贵阳常见外来入侵物种知识
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夜间雌螺爬到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进入4月以来,气温就不断抬升,这为福寿螺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 志愿者了解福寿螺相关知识

▲ 福寿螺卵块

▲ 田辉老师带领志愿者清理福寿螺

▲ 志愿者清理福寿螺及其卵块

▲ 志愿者通过显微镜观察福寿螺组织

▲ 显微镜下的福寿螺卵块组织碎片

▲ 志愿者合影
此次活动中,志愿者共清理福寿螺9公斤以及大量的卵块。清理的福寿螺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福寿螺、水葫芦、大薸、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是贵州五种主要国家重点管理外来生物。作为贵州省五种国家重点管理的外来物种之一,福寿螺防治和根绝困难,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黔仁生态等相关单位从2024年1月起每月常态化组织公众参与的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清理活动,开展水生外来物种防治、长江“十年禁渔”等知识宣传,引导和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危害性水生外来物种防治,助力生物安全与美丽中国建设。
原文链接:https://www.qianren.org/%e8%b4%b5%e9%98%b3%e4%b9%90%e6%b0%b4%e8%a1%8c%ef%bc%88161%ef%bc%89-%e8%8a%b1%e6%ba%aa%e6%b2%b3%e7%a6%8f%e5%af%bf%e8%9e%ba%e6%b8%85%e7%90%86%e4%b8%8e%e9%95%bf%e6%b1%9f%e5%8d%81%e5%b9%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