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安江在山谷间奔涌着,到了重安镇突然开阔起来。宽阔的水域袒露着结实的胸膛,不加遮掩地浸润这方水土,黎明又黄昏,一年又一年。
2021年5月3日,环绕重安镇的重安江在阳光下泛着波光
作为清水江水系最大支流,重安江发源于麻江县,经福泉、麻江、黄平等县境流至凯里桐木寨乡,注入清水江,干流全长144公里。
重安江绕重安镇而过,这座隶属于黄平县的小镇因江而兴、因江而美。特别是小镇里各式各样的桥,记录和讲述着这里的过去与现在,至今参与构成当地人的生活。
穿越山谷抵达重安镇,重安江在舒展开之前要经过横跨在江面上三座不同历史时代的桥。三座桥为铁索桥、钢架桥、混凝土桥,分别建于清朝、民国和新中国,彼此间距离不到50米,谓之“三朝桥”。
“三朝桥”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经常会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到这里打卡,触摸历史的风尘,有人称其为露天的“中国桥梁博物馆”。
铁索桥修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距今已有148年的历史,为当时贵州提督周达武筹措白银12000两建造,结束了重安要津“有渡无桥”的历史。走上铁索桥,桥面轻轻摇晃,会给初次上桥人一种紧张感。
1938年开建并于次年通车的石墩钢结构公路桥,由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是国民政府为开辟后方抗日战场而修建。桥面至今依然铺设木板,从桥面发红的钢材上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
随着时代的发展,钢梁铁桥已承受不了现代交通需求,1994年,贵州省交通厅拨款120万人民币在钢梁铁桥下方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名为“重安江大桥”,至今仍在通车运行。
2021年5月3日,远眺重安镇“三朝桥”
2021年9月11日,游客在重安镇“三朝桥”铁索桥打卡
有水就有桥。在重安镇,桥是融入当地人民生活的。
对江吊板桥是一座索桥,由该镇对江村村民集资修建。桥一头连着村民的院子,一头连着对岸的码头。当地一位老太太说,没有这桥之前,去对岸都靠渡船。说着说着,一群当地村民提着菜和肉走上桥,小朋友在夕阳下奔跑着,任凭桥如何晃,都不会跌倒。
老太太指着桥正对面,那是位于江心沙洲的一排茅草房。“你看,那是水碾,几百年了,现在都还在用。”她还推荐了当地最有名的小吃——凉虾。“重安凉虾最出名,不吃就等于没来。”凉虾实际上就是虾米状的米豆腐,入口丝滑,特别适合夏天解暑。
凉虾摊集中在小镇汽车站附近。杨满妹是众多的凉虾摊主之一,已经卖了20多年。“过去在对岸卖,2017年重安江发大水后就搬到这里。”让杨满妹感到开心的是,经常都有外地游客来吃凉虾,有的吃一碗不够,还几碗几碗地打包带走。
离杨满妹的摊子几十步距离也有一座古桥——四灵桥。该桥始建于明末清初。据《重安四灵桥碑记》:“桥原名钟灵桥,屡坏屡修,光绪十九年十月又修,建平桥三眼,梁以木,上覆瓦房七间,中坚二墩,墩上镇以石龟、石龙,与江两岸金风山、玉麟山对映,合为四灵,故名四灵桥。”
杨满妹经常会经过这座桥,她记忆犹新:“发大水那年桥非常坚挺,经受住了考验……”边说边挥着勺子娴熟地往凉虾里放佐料。
古桥留存至今,新桥拔地而起。一代又一代,一次又一次,来来往往的人们、嬉闹追跑的少年,共同在风雨中、艳阳下走过一座又一座重安的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邵庭
本文由 小鱼 发布在 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转载此文请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文章来源(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qianren.org/%e6%b2%b3%e5%a4%84%e5%af%bb%e6%96%87%e5%8c%96-%e9%87%8d%e5%ae%89%e7%9a%84%e6%a1%a5/
原文链接:https://www.qianren.org/%e6%b2%b3%e5%a4%84%e5%af%bb%e6%96%87%e5%8c%96-%e9%87%8d%e5%ae%89%e7%9a%84%e6%a1%a5/